网约车第一次会战 【图】
一个多月前,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年纪刚迈过35岁的程序员小张,就轻描淡写地被优化掉了。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不让老婆糟心,他倒是先给自己转正找了点事情做,每天按时定点
一个多月前,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年纪刚迈过35岁的程序员小张,就轻描淡写地被优化掉了。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不让老婆糟心,他倒是先给自己转正找了点事情做,每天按时定点拎包出门,全职做起了网约车司机,比之前上班还要早起2个小时。
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坐倒是能坐得住,就是一天下来比之前上班还累。”他在手机里下载了三个软件,滴滴、曹操,还有高德。不过因为之前用惯了滴滴,虽然早晚高峰的那些奖励几乎都拿不到,但大部分时间他还是留在滴滴上接单。大半个月下来,最多的时候每天还是能挣到600多块钱,“比闲待着强。”
图/视觉中国
有趣的是,在大部分司机的形容里,大家几乎都是在一边抱怨一边咬牙坚持,“挣钱变得越来越难”。最近也有人给他支招,为什么不去试试其他的平台。虽然补贴不比当年一波又一波来得凶残,但他们有一种感觉,选择好像又多了起来。
平静的湖面下正暗流涌动。滴滴和美团小范围的正面战争才刚过去了一年,又换了另一种方式打开战局,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到美团,新的玩家相继加入进来。就连滴滴自己,也准备下场迎接另一场战争。
6月17日,就在美团打车以聚合模式登陆北京不到两个礼拜,滴滴也在其APP中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秒走打车”,在成都试水聚合模式。滴滴方面表示,未来不排除在更多城市接入其他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同时,滴滴也以第三方服务商的角色接入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打车入口。
看样子,即便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流量入口,登上高地的赢家也要寸土必争。网约车的新故事,变成了更像是一个关于巨头争相布局和博弈的游戏,滴滴、美团、高德之间的角力也变得暗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