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解构特斯拉电池及自动驾驶发展现状

 arclay分析师BrianA.Johnson一直看衰特斯拉,在特斯拉市值超过通用后,他重新审视了特斯拉,以尽量乐观的角度解构了特斯拉各个业务的发展现状。他都提出了那些看法?我们一起来看一

 arclay分析师BrianA.Johnson一直看衰特斯拉,在特斯拉市值超过通用后,他重新审视了特斯拉,以尽量乐观的角度解构了特斯拉各个业务的发展现状。他都提出了那些看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作为长期看衰特斯拉的分析师,Johnson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给特斯拉的目标股价维持在165美元/股——也就是在目前302美元/股的基础上大跌45%才能达到。这样一位分析师,转而发表支持特斯拉的调研报告,会有那些新奇的观点?

电池成本优势

特斯拉在电池组中有着显著且可持续的成本优势。特斯拉很可能正在接近100美元/kWh的电池成本节点,我们预计的时间比官方给出的预计年限要更长一些,虽然(特斯拉)目前占据了领先地位,但激烈的竞争正在缩小差距——电池成本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将利用规模效应来弥补与特斯拉在整车成本上差距。

尽管这篇“尽量乐观”的报告似乎仍然在看衰特斯拉,但这段话还是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使是特斯拉最悲观的分析师也承认了电池成本有望降到100美元/kWh的可行性分析。而且根据文中的观点,这一时刻来得不会太晚。Johnson预计的时间比官方预计年限更长,但问题是,特斯拉官方从未正式给出过电池成本降到100美元/kWh的预计年限。我们了解到的关于该指标最精确的说法,是特斯拉CEOElonMusk在非正式场合中给出的“2020年之前”。理由是2020年,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产能将全面释放,在规模效应最大化的情况下,电池成本有望下降至100美元/kWh。但要注意的是,截止2016年年底,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建设只完成了14%,因此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并全部投产,特斯拉需要来一次工厂建设的大跃进了。

再来看一看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主要的竞争对手们,Johnson的观点很明确,竞争对手正在奋起直追,特斯拉的优势领先优势正在减小。但从36氪掌握的资料来看,尚未有一家公司的产能规划达到了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1的规模。中国所有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包括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这些厂商的产能规划加起来与特斯拉Gigafactory1规划的150GWh大致相当。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