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新能源汽车 >

研究周报 | NEDC工况存在五大严重问题,中国工况应尽早执行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李孟良发表了《中国工况的起因、研究过程与结果》主题演讲,并现场提及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李孟良发表了《中国工况的起因、研究过程与结果》主题演讲,并现场提及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国工况已经开发完成!

1、历经千辛万苦,中国工况可彪炳千古

据介绍,中国工况先后有77个课题团队、近1100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在41个代表性城市展开了实验调查。每个城市至少采集了100辆车的实际行驶数据。截至2017年9月,项目组在41个代表性城市建立了约5500辆车的采集车队(轻型车、重型车和新能源汽车),收集了约4400万公里的运动特征、动力特征和环境特征数据。相较于WLTC的394辆车、64.5万公里开发用数据,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数最多的调查,完全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广阔区域内各类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研究。

1.png

图1中国工况数据采集城市分布情况

至此,作为连续九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的汽车大国,这是自1989年我国颁布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要求使用欧洲ECE十五工况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首次有了自己独立的运行工况,结束了长达近30年沿用国外工况的历史。

而历史惨痛经验表明,NEDC作为三阶段油耗法规、国三排放、国四排放乃至轻型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测试的基础运行工况,实际上是对欧洲车企大开方便之门,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均可以借助NEDC的便利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基本无需考虑匹配中国实际道路环境,省去了大量的技术开发基础、体系、测试、标定工作,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和技术导入更加便捷。

当然,说这个话并不等于我们就应该沿用美国、日本的工况,那就会变成另一种矫枉过正。核心意思在于,我国只有拥有独立的工况,才能拥有独立的技术开发环境,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标准法规体系,才能拥有建设强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出发,中国工况的横空出世,在我国汽车工业史上用“彪炳千古”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在此,首先感谢中国工况研究组所有成员!历时3年的艰辛付出,你们辛苦了!

2、NEDC的漏洞百出和不切实际

感谢之余,出于严谨的目的,智电汽车依然要对NEDC工况的各种不合理进行陈述,以引出本文的主旨。

NEDC(全称:NewEuropeanDrivingCycle)工况是欧洲由市区运转循环和市郊运转循环两部分组成。市区循环由4个195秒的小循环单元组成,包括怠速,启动,加速以及减速停车等几个阶段,最高车速50km/h,平均车速18.35km/h,最大加速度1.042m/s²,平均加速度0.599m/s²。市郊循环时间400s,最高车速120km/h,平均车速62km/h,最大加速度0.833m/s²,平均加速度0.354m/s²。

很明显,NEDC循环存在着几个严重的问题。

一是测试方法简单粗暴,多数时间处在匀速状况下。NEDC工况全过程仅有16个上升沿,还不及21个稳态工况的数量多,而且4个市区小单元还完全一致,导致车辆大部分处在平稳运行过程中。这与实际驾驶过程完全脱轨,根本不能反映实际能耗和排放情况。说不好听点,这个工况基本可以用来当做领导专职司机的驾驶范本。

2.png

图2 NEDC工况运行示意

二是测试时间短,里程少,典型的过把瘾就走。NEDC工况全程运行1180秒,也就是20分钟不到,4×1.013+6.955=11.007公里。与美国FTP75、欧洲WLTC相比运行过程偏短,仅行驶里程略长于日本的JC08。过于简短的过程无法详细测试车辆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特征参数。

表1 国外主要工况部分运行参数对比

循环名称

行驶总时间

行驶总里程

最高车速

平均车速

NEDC

1180秒

11.007公里

120km/h

33.6km/h

FTP75

3066秒

36.46公里

129.2km/h

42.79km/h

WLTC

1800秒

23.27公里

131.1km/h

46.54 km/h

JC08

1200秒

8.171公里

82 km/h

24.4 km/h

三是基本不考虑环境温度对车辆运行的影响。以新能源为例,根据中汽中心组织的测试,部分车型在NEDC工况下的百公里耗电量与高温光照空调下的耗电量差异较大,最大差异达到了16%以上。这是因为NEDC运行规则里面根本没考虑到高低温状态下车辆开启/关闭空调的影响因素,但实际上空调对于整车能耗的影响至少在5%以上。

3.png

图3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纯电动乘用车能耗表现

*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