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新能源汽车 >

研究周报 | 中国将发放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与国外商业化差距有望缩小

在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透露,2018年6月份国家有可能发布首张自动驾驶上路测试牌照。此言一出,引发业界极大关注。以往

在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透露,2018年6月份国家有可能发布首张自动驾驶上路测试牌照。此言一出,引发业界极大关注。

以往,由于中国政策法规对真实道路测试的限制,国内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只能在封闭场区内进行。如果放开限制,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进程。本期周报,大道易行将逐一剖析当前国内外路测项目的差距。

一、测试车型:国外加快向乘用车、商用车多车型渗透,国内以乘用车为主、逐步迈向商乘并举

随着无人驾驶站上风口,福特、捷豹路虎、沃尔沃、通用、奥迪、宝马等全球汽车巨头均加快了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布局,IT巨头谷歌、苹果、英伟达、松下等作为新进入者则从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切入该领域,近年来自动驾驶乘用车路测项目不断涌现。

同时,无人驾驶技术在巴士、卡车、出租车等商用车领域加快渗透。相较于私人乘用车,运营用车道路环境相对单一,政策风险较低。但是,大多数车企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处于测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通过向多车型的渗透,寻求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最佳途径。

1、无人驾驶巴士

在无人驾驶巴士方面,法国公司EasyMile在2015年就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至今为止,其生产的EZ10无人驾驶小巴已经在法国、芬兰、瑞士、荷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运送了数万名乘客。EZ10满载为12人,巡航时速为20公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除了EasyMile,研发这类无人驾驶小巴的公司还有Navya、AuroRobotics、LocalMotors、VardenLabs等,它们大多希望解决的是企业园区、校园交通,以及交通枢纽和最终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jpeg

图1:EasyMileEZ10,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